真正理解才是彼此幸福的开始
编辑时间:2022-01-11 来源:
幸福里情感网 编辑:幸福里情感 阅读:
“祸福与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丈夫或妻子是我们人生的精神城堡,也是我们的另一个自己。既然选择彼此,就要携手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婚姻的责任就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长,要学会真正理解对方。
现代家庭中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很多妻子或许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男人就可以躺在沙发上无所事事?带孩子的是我,做饭的是我,什么都是我……凭什么我要这么辛苦?老公事业有成,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儿女乖巧懂事儿,邻里之间也很友好。但屋里屋外,从每日三餐到人情世故、礼尚往来,财产投资……都得妻子扛着。真遇到问题想和丈夫商量,要不就是忙工作、出差,一点儿都指望不上。要不就一句话:你来安排吧,我不懂这些。很多女性朋友会觉得当初嫁给他,是希望有一个可靠的依靠,所以产生这样的困惑也很正常。这并不是因为娇气或矫情,而是作为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在长期慢性疲劳下,都可能有感到疲惫和应接不暇的时刻,难免就会冒出这样的念头:男女地位不是平等吗?为什么我就要来承担这么多的工作?什么都没有干过的男人有什么资格享受一切? 事实上,在妻子抱怨不公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建议丈夫要先理解自己的妻子,然后再去劝说满腹委屈的妻子。试想,当你在家里被家务包围的时候,或许他正在为工作上的烦心事儿压得喘不过气儿呢?再或者,他也可能是刚完成一个重大项目,身体已经被透支了呢?也不能排除有很多男人确实不擅长做这些事儿(这与大男子主义和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传统有着紧密联系)。男人给我们的是“硬汉”形象,习惯于报喜不报忧,总是会把所有难题自己一个人默默放在心里,只为了给你营造一种舒适安逸的生活氛围。现代社会中,对于男性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超负荷的工作量让他们的身体极易透支。其实婚姻关系中,承载最多的一方,也是获得成长最多的一方。他或她是我们人生的镜子,看着对方的喜怒哀乐也是我们内心情感的一种映射。当初选择了彼此,从此命运相连,用你的温柔、细心和爱去帮助他完善缺陷和不足。在婚姻中,应该努力体察对方的情绪,通过自己的正面示范,给予对方鼓励和信心;同时,借着对方的不完美,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接纳不再完美的自己,当你懂得不再伪装自己的真谛,就会真正理解并接纳另一个不甚完美的配偶。每个人都是带着期待步入婚姻的,在越来越信任彼此后,也就越来越希望对方能对自己价值或者是地位的予以回应和确认。假设婚姻中仅仅是单纯的心理需求,那么,即使两个人再努力,也不能真正获得灵魂的契合。我们总以为是自己在独自支撑家庭,却不知道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我们最亲密的爱人也在默默地为我们遮风挡雨。亲密关系想要长久维系,是需要动力的。我们要学会互相理解,彼此满足对方需求,达到“付出与收获”的平衡。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是独一无二,对情感的需求也不一样。我们会有自己的小习惯,小脾气,有不同的三观和喜好。那在谈感情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慢慢观察,去了解伴侣的喜欢,抓住对方的需求,互相理解,彼此满足,这样感情才会越来越深。我们也可以帮对方记录自己的需求,然后也要努力满足对方的需求。比如,对方喜欢的礼物,想要的浪漫,那我们就可以在一些特殊节日,去满足对方。有些人注重精神交流,注重沟通的质量,那当对方有表达欲望时,我们就要学会倾听,及时给予回应。有些有爱的小情侣,会有“服务日”“女王卡”“天王卡”等等,在这一天,作为“王”的一方,可以享受到伴侣周到的服务。通过这种仪式,满足和被满足,那我们对关系的满意度就大大提升了。如果说理解和满足决定了关系的深度,那冲突的处理就决定了关系的长度。我们常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再怎么相爱的伴侣,都一定会吵架。那么,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你们是如何处理的呢?你们因为吵架、因为冲动闹过分手吗?我相信很多人因此闹过分手。可以这么说,其它因素影响我们关系的质量,而矛盾和冲突则决定了我们关系的存亡。《老友记》里一个桥段,钱德和莫妮卡吵架后,试图搬出莫妮卡的住处。但是如果一吵架,两人就进入指责和抱怨的模式,有的还动手动脚,冷战,再也没办法和好。或者和好后,不久又开启轮回。如此反复,关系有了裂痕,难以如初。聪明的女人,懂得如何经营感情,懂得经营感情的女人,一定善于处理冲突和矛盾。我有个朋友,脾气挺暴躁的,但她就很善于处理冲突。她不会因为吵架就完全不管不顾,一定要争输赢。有时候,她还会去哄老公开心。“你就气吧气吧,我就不哄你,气死了我再找一个!”她一听,没办法了,于是往沙发一倒,两眼瞪着老公,一言不发。然后两人同时笑了起来,顿时气就消了,气氛又缓和了,两人还越来越甜蜜。其实吵架看上去很可怕,是拒绝,其实吵架背后,是伴侣深处的爱和需求。我们要学会听懂伴侣没有直接表达的需求,深层次的心理情感需要,学会用和谐快乐的方式处理冲突,这样你们才会越吵越爱。
版权声明:本栏目文章内容及图像均为幸福里情感网或幸福里情感会员原创作品,版权归深圳幸福家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及引用!